.:.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青城千年文脉的五颗明珠之一,云中郡故城
--> 本頁主題: 青城千年文脉的五颗明珠之一,云中郡故城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天魁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111
威望:84 點
金錢:1104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03-30


青城千年文脉的五颗明珠之一,云中郡故城



祖国正北方,位于东经 111°37′、北纬 40°74′交汇点的呼和浩特,是国务院 1986 年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北依青山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南滨黄河,长城蜿蜒。
阴山东西绵延横亘上千公里,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重要分界线;历史时期以来,中央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对立,往往划山而治。中央王朝掌握这里才能控制北境,凿空西域;游牧政权占据这里便可南下袭扰,以至窥伺中原。游牧民族常常将“饮马长江”作为目标,而农耕民族则通过修筑长城等方式“不教胡马度阴山”。而北纬40度线,“以长城为标志,这一地理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与生活方式,最终完成了不同文明类型的区隔、竞争与融合。”(陈福民《北纬四十度》)
呼和浩特境内共有战国、秦、汉、北魏、金、明历代长城达657.97公里,单体建筑及相关遗存1096处。由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强烈的互补性,建立在农耕区与游牧区过渡地带上的长城,客观上发挥了融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功能。
学者考证,早期的中华文明其实都是发育在黄河的支流上,水量不大,流速缓慢,早期人类文明才能够利用。而在平原地区奔腾的黄河洪水频发,早期的人类根本无法应对;而奔腾在峡谷中的黄河干流,人类既没有修筑大坝的技术,也无法把峡谷中的河水提上来。黄河汇千流、纳百川,一路东涌,遇见阴山山脉后勾勒出一个壮美的“几”字湾。一湾壮景连古今,黄河从呼和浩特流过,自托克托县双河镇流入,从清水河县老牛湾镇出境,全市除北部武川县0.16万平方公里在内陆河流域,其余均在黄河流域范围。大黑河是黄河“几”字湾上的重要支流,是黄河13条主要支流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呼和浩特平原的主动脉,东西一线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阴山、黄河、长城,奠定了呼和浩特城市文脉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中华各区域的文明,灿如满天星斗,呼和浩特是其中耀眼的一颗。70万年人类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从未缺席。从大窑燧火点燃文明之光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设置云中郡;从秦汉长城边塞烽火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从拓跋建都盛乐到“武川白道”打马走出隋唐盛世;从辽金军事重镇丰州城到元朝草原丝路明珠;从明朝“俺答封贡”完成建城大业、召庙林立到万里茶道的东方起点、清朝归化、绥远双城并置“屏藩朔漠”;从百年平绥铁路畅通塞外到大青山英雄儿女奋起抗日、绥远“9.19”和平起义迎来解放。
呼和浩特千年文脉,经过2300多年的积淀自然形成,以其周边汇聚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铺展开自战国秦汉到成为中国近现代革命根据地的壮阔画卷,记录着古老城市焕发崭新活力的时代激越篇章。款塞与寇边,战争与贸易,匈奴、鲜卑、敕勒、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草原族群迭兴迭衰;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激荡、交融、碰撞,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相互渗透、交织、影响。这些“时间性之复杂重叠”的历史印记,“不仅形成了过去的实质,同时也构成了当前社会生活的纹理”(费尔南·布罗代尔语) 。鲜卑后裔元好问读过《敕勒歌》后吟道“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也许正是这种英雄气形塑了呼和浩特平和、包容、大度、多元的城市肌理和性格特质。
 

大青山风光
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呼和浩特平原相继兴建过大大小小近百座城池,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织就了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锦绣华章。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古城成为连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耀眼的五颗明珠。即:战国秦汉时期“云中郡故城”、北魏“盛乐古都”、辽金元时期“丰州城”、明代“归化城”和清代“绥远城”。从时间上看,五座古城上迄战国秦汉,下至满清,绵延两千多年;从空间上看,五座古城均建在大黑河沿岸或近大青山;(大黑河,战国、秦代称为云水,汉代名为荒干水,北魏时期称作芒干水,隋唐时期称之为金河、紫河,元代以来一直称黑河,清代蒙古语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形容河水“大而急湍”)。从人文上看,五座古城由汉族及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建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彰显北疆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重要载体。
“云中郡故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至299年)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成为内蒙古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城市,是呼和浩特千年城市文脉的原点,开启了呼和浩特城市文明史的先河。
 

云中城遗址
黄河在内蒙古阴山段折而向东,在土默特平原再向南回归,雄奇壮美的黄河“几”字弯精彩呈现。位于“几”字弯右上角的托克托县河口镇,成为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黄河、阴山、长城在此交汇,从战国时期的“云中郡故城”到历经唐、辽金元、明、清的“托克托城”,见证了2300多年以来中国农牧交错带的历史变迁和北方各民族的繁衍生息、互鉴融通。
 

托克托县河口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用《虞氏记》中说赵武侯(即赵武灵王)先在黄河西岸筑城,刚筑即塌,于是在东岸另选新址。赵武侯看见飞翔的群鹄整日都在同一片蓝天的白云中翱翔,光芒四射。赵武侯视为吉兆,便决定在此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这个美丽的传说虽不可全信,却反映了选择在此建城的主要原因。云中城之地,是呼和浩特平原的中部,有发源于阴山的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南面还有白渠水(今宝贝河)流经平原入黄河,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宜农宜牧。“云中”地名的来源,与关中、汉中、榆中等古史中常见的古代地名一样,“中 ”是一个后缀;往往都是表示某一边界范围不是非常清楚而面积又较为广阔的地理区域。战国秦汉时期的云中指的正是呼和浩特平原,北魏称作云中川。赵国为云中郡选址,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建于大黑河之畔,二是向北正对抢盘河南谷口,三是向西控扼大黑河入黄河河口。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翦伯赞《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胡服骑射,成为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剪影。赵、魏、韩三家分晋,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由此拉开序幕。公元前305年,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始出胡服令”“遂胡服招骑射”,实施军事改革。着胡服,把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随即在北方的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南方的八拜古城)建立了骑邑,委任将军负责编练新军。从此军力大盛,得以迅速向北扩张,破林胡、楼烦。公元前306年,“西略胡地,至榆中”;公元前300 年,复攻中山,攘地千里,“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据历史考证,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修筑了赵长城。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其遗迹断断续续,时而以山陵为屏障,时而又穿越深山峡谷之中,逶迤曲折,甚为壮观。赵武灵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第一位西去的骑手”,筑长城固边境,为中原定居民族赢得了更为稳定的生存环境。“他首次正面肯定了游牧民族的骑兵文化优势,是对文明交流有自觉性的第一人,堪称文化交融的典范。”(陈福民《北纬四十度》)
 

处于农牧交错带特殊时空的云中,便成为被不断书写的文学意象和历史文化符号。公元前236年,秦夺取云中城。公元前234年秦设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扫六合,统一全国,建立帝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设置三十六郡,云中郡即为其一。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数十万北击匈奴,收复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并渡过黄河,占据了乌拉山以北、狼山以南地带,沿河兴筑了三十四座县城(一作四十四座县城)。其中有的属于云中郡管辖,考古发现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西的古城,应是秦始皇时所筑三十四座县城之一。
汉承秦制,仍置云中郡、定襄郡,其推重可知。西汉、东汉时,云中郡治所仍在云中城,管领十一个县,约分布在今大青山以南、东起至卓资县西境,西至包头市古城湾,沿大黑河流域南至清水河县喇嘛湾这一片地域内。王莽时期改云中为受降。东汉时期,又重置云中郡,将管辖区域向南伸延,扩进了什拉乌素河和宝贝河流域。北魏时期又设云中镇,成为驻守大青山以南的重要基地;在云中城建云中宫,供北魏皇帝北巡时驻跸。
 

云中古城
云中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托克托县古城镇古城村。经战国赵、秦、汉、北魏等王朝,断续沿袭保用约有九百年之久,始终是黄河“几”字弯的一座中心城市,城垣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1920米,东西宽1760米,较汉代郡治的规模大,估计应是战国时期初建的规模。夯筑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城内西南隅建有子城,约140米见方。大城内有多处建筑遗迹,中部有一座俗称“钟鼓楼”的大型夯土台基。城内曾出土北魏鎏金铜佛像、石刻佛像、瓦当等。云中古城出土的莲花生瓦当,化生童子手持华绳,周围有莲瓣、连珠纹,构思精巧,造型古朴,殊为珍品。这些瓦当可能是城内云中宫或相关佛教遗存的建筑材料。莲花生纹样的流行与当时统治者崇尚佛教的观念密不可分。关于莲花生纹样的起源和传播,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印度,经过犍陀罗、西域传入中国。城内分布有很多自战国至北魏时期的墓葬,以汉墓为主。其中有的筑有高大封土。
 

云中古城出土的北魏鎏金铜佛像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两汉时的云中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驻守的都是名将能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朝大将军李广就曾任云中郡太守。《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载,东汉时的廉范字叔度,是战国时赵将廉颇的后代,智勇双全,担任云中太守时,智退匈奴大举犯塞,斩首数百级,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诗中书写云中、赞美戍边将军的诗句比比皆是。尤其是陈子昂的《感遇诗》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弛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感遇》第三十五)“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感遇》第三十七)初唐时的陈子昂志向远大、才气超迈。垂拱二年(686年),他从乔知之北征东突厥的同罗、仆固,随军入塞,写下多篇诗作以及反映对边塞问题观察思考的《为乔补阙论突厥表》等。唐太宗时,曾一度打败突厥,但不久云中都护府(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一带东突厥又逐渐强盛起来。自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至武后延载元年(694年),骨笃禄可汗在位,拥兵四十万,疆土万里,时时侵扰西北边境。“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即是深谋远虑地向当权者发出警告,希望对突厥严加防备。“北望单于台”,表达了作者对西北边患的深切忧虑。据考古学者张文平考证,单于台应为单于庭所在,即匈奴的一个政治中心,位于今昆都仑河以西、乌梁素海以东的河套平原。汉武帝北巡,过五原之后,曾经登临单于台。“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诗人表达的其实是深切的汉代情结。
 

书写云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篇直抒胸臆酣畅通俗,唯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用了西汉时期冯唐为魏尚辩诬鸣冤的典故。
由云中城开启的呼和浩特城市文明史的先河,如同百转千回的滔滔黄河,千百年来不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能量,一路奔腾向前。


赞(25)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22 12:08 樓主 引用 | 發表評論
sun1314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111
威望:112 點
金錢:978 USD
貢獻:1 點
註冊:2016-10-27


感谢分享哈
TOP Posted: 06-22 12:17 #1樓 引用 | 點評
成熟男人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179
威望:127 點
金錢:20003379 USD
貢獻:4 點
註冊:2008-04-30

抽过大青山香烟,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2:21 #2樓 引用 | 點評
如晦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2903
威望:291 點
金錢:10600825 USD
貢獻:559307 點
註冊:2018-03-04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3:06 #3樓 引用 | 點評
起个啥名啊


級別:俠客 ( 9 )
發帖:721
威望:218 點
金錢:580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1-12-24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3:09 #4樓 引用 | 點評
杺訴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837
威望:179 點
金錢:2587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04-13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3:10 #5樓 引用 | 點評
莲香西欲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650
威望:356 點
金錢:2991 USD
貢獻:861 點
註冊:2024-02-01

云中郡故城
TOP Posted: 06-22 13:13 #6樓 引用 | 點評
这是个问题啊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39141
威望:3925 點
金錢:304 USD
貢獻:23436 點
註冊:2021-01-01

发帖辛苦
TOP Posted: 06-22 13:57 #7樓 引用 | 點評
沉睡的木玛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39141
威望:3925 點
金錢:304 USD
貢獻:23436 點
註冊:2018-11-16

支持发帖
TOP Posted: 06-22 13:57 #8樓 引用 | 點評
鸭打鹅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30061
威望:2935 點
金錢:59 USD
貢獻:13574 點
註冊:2022-02-02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3:58 #9樓 引用 | 點評
qqq0623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41343
威望:4047 點
金錢:1967911 USD
貢獻:1137 點
註冊:2011-06-06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4:48 #10樓 引用 | 點評
让她随风去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705
威望:326 點
金錢:172195 USD
貢獻:5555 點
註冊:2023-12-22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6:53 #11樓 引用 | 點評
没有不可能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479
威望:1125 點
金錢:19705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6-11-01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7:10 #12樓 引用 | 點評
富贵有余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482
威望:149 點
金錢:2764 USD
貢獻:829 點
註冊:2023-12-31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8:57 #13樓 引用 | 點評
草原科多兽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0031
威望:1023 點
金錢:97957 USD
貢獻:4657 點
註冊:2023-07-31

别想骗我出去旅游花钱
TOP Posted: 06-22 19:01 #14樓 引用 | 點評
拥有幸运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380
威望:139 點
金錢:145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4-09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6-22 19:04 #15樓 引用 | 點評
docn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779
威望:378 點
金錢:1005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9-04-29

感谢作者的分享
TOP Posted: 06-23 06:09 #16樓 引用 | 點評
想疯一样自由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4265
威望:427 點
金錢:1432 USD
貢獻:7471 點
註冊:2023-02-07


多谢分享
TOP Posted: 06-23 12:37 #17樓 引用 | 點評
三胖不高兴


級別:俠客 ( 9 )
發帖:1725
威望:173 點
金錢:3011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4-02-23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3 20:22 #18樓 引用 | 點評
1024万岁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6219
威望:1622 點
金錢:297427 USD
貢獻:11117 點
註冊:2015-01-10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6-23 20:24 #19樓 引用 | 點評
东北巡阅使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568
威望:57 點
金錢:1782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3-05-05

1024
TOP Posted: 06-23 20:31 #20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快速回帖 頂端
內容
HTML 代碼不可用

使用簽名
Wind Code自動轉換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