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是中国的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县城里的公务员(当然,还有乡镇层级公务员)是中国最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县城虽小,但行政编制五脏俱全,除了国防和外交,几乎具备了一个国家的所有职能。能干的镇长科长到省里大机关当个处长,工作可能很快就能上手,而大机关的处长,空降到县里当镇长、当科局长,却未必就能把工作干好(基层工作典型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基本不需要创造性需要耐心,很多都是按部就班求稳定、不出错进行)。但在县里当公务员,究其一生,可能仅仅达到省直公务员起步的高度,排除个人能力超强或者机遇特别好的情况,很少能到副处级(副县长)以上。这个和能力无关,而是跟平台的层次有关,一个县里,副处级,就是县领导,一个县几千公务员,顶多也就三十来个副处级干部,还包括虚职,因此,就算你能力超群,在县里熬到副处级也难上加难,正科级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才能或政治资源,普通人科级退休就很不错了)。而省里的厅局级单位,处级也不过就是单位的中层,一个年轻人只要兢兢业业干工作,几十年的努力,熬个中层还是不在话下,而正处级在县里就是县委书记、县长的级别,从基层往上走,这是不可想象的。在县城这个相对封闭、就业空间有限的体系里,公务员无疑是相亲市场上的抢手对象,男女公务员都不愁嫁娶,位列第一方阵。适婚男公务员找对象的标配是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女性,属互补型的黄金搭档,如女教师、女医生、女护士等有文化、职业稳定、体面,也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经济学上符合风险分散原则。在县里上班几乎不要想着去被提拔为领导,因为起步点太低,县里存在着我国最基础的领导干部(股级),往上才是科级干部(每个单位一把手才是正科级领导干部),所以这一点已经让很多人不敢去奢望。
20至30岁是每一个公务员的关键期(但基本都是没有背景只有背影),基本决定了以后的升迁道路,30岁前达到副科级还有上升空间的可能,个人能力突出,领导赏识或自己本身有些关系,可以到组织部、纪委等部门(为什么不是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呢?因为这两部门基本上出干部的还是少,基本上都是从两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选拔)干个主任,再熬上几年资历,成功升为副部长、副书记,这已经是正科级了,若再平调到县里哪个大局(如卫计委、住建局、财政局等)当个局长,也就是一把手,基本上政治生涯就到头了,如果上面有人肯帮忙,也不排除升为副县长的可能,或临退二线时到人大政协干个副主任副 也是副县级,但这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干到副科级就止步不前了,基本上小县城公务员的仕途路线就是这样。
赞(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