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五胡乱华后,他们的后代去哪里了[6P]
本頁主題: 五胡乱华后,他们的后代去哪里了[6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活好水多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06
威望:102 點
金錢:100714 USD
貢獻:8000 點
註冊:2023-10-12

五胡乱华后,他们的后代去哪里了[6P]



4世纪初,西晋在“八王之乱”中元气大伤,苟延残喘。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大胡族搅动中原,自立为王。这一时期是大动荡的标志,又是大融合的象征。“五胡”来时中原陆沉,烽烟四起,去时更要厘清事实,寻踪觅迹。

 
匈奴




匈奴是游牧文明的代表,与农耕文明的中原政权屡有争锋。在西汉,汉军迫使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时,北匈奴远遁西亚,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东汉末年,数十万匈奴迁居山西汾河流域以及秦岭以北。黄巾起义时,匈奴人政治意识和军事实力开始复苏。

在“五胡十六国”中,匈奴人建立了刘渊的“前赵”、赫连勃勃的“大夏”和沮渠蒙逊的“北凉”。前两个政权属于南迁匈奴的一支,而且两位开创者都姓刘。刘渊于公元304年起事,是“五胡”最早单干的胡人势力之一。匈奴卢水胡建立的北凉汉化程度较高,彪悍好战。公元439年,北凉遭北魏拓跋焘灭国。可以说,匈奴人贯穿了“五胡乱华”的全过程。

从匈奴人的活动轨迹看,他们的足迹遍及内蒙、新疆、陕西、山西、甘肃等北方地区,除部分西奔中亚之外,其余的匈奴和其他民族相互融合,消失不见。据考证,陕西是匈奴进入中原的桥头堡,有匈奴血统的陕人为数不少,对于研究匈奴历史颇具价值。

 
鲜卑




秦汉时期,世居东北的东胡被匈奴击破,其中一支迁至鲜卑山,部族因山而名。公元91年,东汉军队大胜北匈奴骑兵,蒙古草原变成了无主之地,鲜卑借机拓展生存空间,实力大增。2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击败丁零、扶余、乌孙等势力,为鲜卑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五胡乱华”时,鲜卑建立了代国、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吐谷浑等 8个地方政权,是“五胡”中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鲜卑的活动范围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北至草原,南临江淮,真实反映了当时民族大融合的状况。

兴起于大兴安岭的鲜卑在中原建立政权,必须吸纳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巩固地位,加强统治。在学习交流过程中,鲜卑的民族个性渐渐迷失,难免同化。隋唐时期,鲜卑族既不存在政治实体立足,也不以民族形式存在。

即便如此,鲜卑后裔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中有20多人在隋唐两朝官至宰相,尚书、侍郎、都督等高官更是数不胜数。如今,一部分并未南迁的鲜卑人聚居在黑龙江和外兴安岭以西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吉林大学DNA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国内的锡伯族和拓跋鲜卑血缘关系最为接近。

 
羯族




《魏书》记载:羯族“其先匈奴别部。”从长相上看,羯人高鼻、深目、多须,和匈奴人差异明显,显然羯族只是臣服于匈奴,并非匈奴苗裔。《晋书》为此专门辟谣:“案此则胡羯之状,为高鼻、多须而深目,此状颇类今亚洲西境诸族人,而非匈奴种也。”现代史学家王仲荦判断羯人来自石国,属于粟特人之一,族人多以石为姓。

公元319年,羯人石勒建立后赵,定都襄国。他死后,侄子石虎夺取政权。在位期间,这位暴君倒行逆施,荼毒百姓,荒淫享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350年初,后赵大将冉闵发动政变,推翻后赵政权,屠尽石氏一门。

政变得手后,冉闵“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人。”这场变乱中,羯人特殊的相貌,变成了屠杀的主要目标,以至于“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经历种族灭绝式的清洗之后,羯族仅存万余人投降东晋,他们在历史上一闪而过,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羌族




早在商末,羌族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羌,西戎牧羊人也。”羌族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区,以畜牧业维生。他们曾是参与武王伐纣的八大部族之一。直到秦汉,羌族依旧保持着部落联盟的状态,最有影响力的有先零、烧当、钟、勒姐等20多个部落。

东汉末年,羌族受到东汉军队和匈奴的双重夹击,主动或被动内迁,活动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时至魏晋,中央政府控制力日渐式微,羌族慢慢染指中原。公元384年,羌族首领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称制行事。”这是羌族首次在中原建立地方政权。

后秦在第二代国主姚兴的带领下,锐意改革,整顿吏制,推行汉化,国势日隆。全盛时,国土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不过,姚兴沉溺佛教,修建“波若台”,劳民伤财,虚耗国力。北方边境上,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时常骚扰后秦。

公元417年,内忧外患的后秦被刘裕大军攻灭,后秦立国仅34年。羌人遭到重创,并未就此消失,仍然活动在西南地区,成为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氐族




氐族的历史同样悠久。《竹书记年》透露:“成汤十九年,大旱,氐羌来宾(归服)。”氐族和羌族杂居,《后汉书》就有西南汶山郡“六夷七羌九氐”的说法。氐人“多知中国话”,且“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矣”。可见,氐人汉化程度很高。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在氐族地区置郡设赋,推行汉化。

三国时期,氐人大多集中于秦陇地区,小部分内迁中原。公元297年,巴氐首领李特在四川建立成汉,打响了“五胡乱华”的第一枪。此后,氏人建立了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其中略阳氐苻氏的前秦声势最大,曾统一北方地区。

苻坚称帝后,曾将故地武都一带的氐人15万户,迁往关东诸镇。这些内迁的氐人在与汉人的接触中,受汉化影响最深,逐步演变为汉人。留守故地的氐人,有一部分也受到汉化的波及。唐初,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兴起,一度控制武都,没被汉化的氐人受到“吐蕃化”影响,成为中原汉人眼中的“番人”。由此,隋唐以后,氐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五胡”是面镜子,既能体现出少数民族坚强求生的意志,又能折射出时局纷乱的根源。其实,“五胡”的影响不止于此。北匈奴西迁欧洲,日耳曼人迫于生存压力,进攻意大利,间接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五胡”用前辈作笔,后裔作墨,书写的不仅是中国史,更是世界史。




赞(7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21 00:2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09 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