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如何避暑成为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在高温的烘烤下,每次外出活动都犹如进入了蒸屉之中,那可真叫一个大汗淋漓。
所以时常有人抱有幻想,如果夏天能像冬天一样凉快,那该多好啊。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在200多年前的中国,还真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也就是被史学家称为“史上最冷夏天”的1816年。
不过当气温真的发生异变的时候,可不见的是一件好事。
那么这一年到底有多冷?底层老百姓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无夏之年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并没有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平时的农耕和生活,也都是照着“24节气”按部就班的进行。
可24节气终归只是对于天气变化的一种经验总结,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人们是很难随机应变的。
在1816年时,也就是嘉庆21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起初,那只是一次降温、一次返寒,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都知道在夏天真正到来之前,天气还是时不时的出现降温,而民间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倒春寒,所以起初也没人在意。
可直到6月,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在长江流域甚至还出现了降雪的异常天气,严重的地方,地面上甚至出现了厚厚的积雪。
据史料记载,那个时候“寒气袭人,街巷冰封,行人裹衣紧行”,由此可见在1816年的夏天,温度简直和冬天没有区别。
对于人来说,温度降低还可以通过加衣服御寒,可对于农作物来说就遭殃了。
那一年的异常低温天气,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而跟随节气种下去的种子,最终的结局也都是枯萎和被冻死。
要知道古代农业技术落后,原本粮食的产量就不高,有存粮的人家就更少,而异常天气带来的粮食绝收,最终也就演变成了一场饥荒。
在《邓川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说“是岁大饥,路死枕籍。”就是说这一年出现了大饥荒,饿死的人非常之多。
但这种异常低温的天气却一直没有好转,在七八月的时候,温度甚至进一步下降,达到了零下,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冬天时冰封的场景。
古人云“六月飞雪”,借指天下间出现了巨大的冤屈,就连上苍都看不下去了,这才下起漫天大雪。
而1816年,即便到七八月还是雪花纷纷,这不禁让人们怀疑,到底发生了什么冤假错案。
最终,被迫背上这一口天大的黑锅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嘉庆皇帝。
要说嘉庆帝也是够倒霉的,一边要处理财政亏空和鸦片泛滥,一边又要面对不时发生的暴动。
虽然在古代也有赈灾粮这一说,可在吏治腐败的清朝后期,这些赈灾粮在贪官污吏一层层的盘剥之下,等真的发到老百姓手中,也所剩无几了。
而人们在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下,就只能吃草、吃树皮树根,等到这些东西吃完后,就开始吃观音土。
可土终归是土,虽然能暂时带来饱腹的,最终却只能因为无法消化而被胀死。
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这些人也就只能揭竿而起,而嘉庆帝也不知道这异常的天气是怎么回事,只能斋戒沐浴,诚心的向上苍祷告,企图得到上天的原谅。
那么,这一个无夏之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
坦博比火山大爆发事实上,1816年的极端天气,并非是谁触犯了上苍,而是因为远在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比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
或许有人认为,火山爆发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地质活动,即便在现代也时有发生,但并没有这么夸张的影响力。
实则不然,火山爆发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恐龙灭亡于火山爆发假说。
而1816年坦博比火山爆发,又正好是历史级别的大爆发,无论是火山活动规模还是影响都是历史最大之一。
在火山爆发之后,大量的火山灰随空气流动进入到大气层中,从而阻挡了阳光照向地面,众所周知地球的温度都是从阳光中获取,没有了阳光,地面温度必然会不断下降。
而这次火山爆发影响之大,不光波及了亚洲地区,就连欧洲和美洲地区都出现了极端天气。
现如今,人类掌握了更高的科技,也能够预知天气的变化,不过有一点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极端天气仍然存在。
但与古代极端天气不同的是,现在的极端天气,更多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现代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可以说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在2023年,光是在我国就发生了至少10起极端天气事件。
2023年与1816年相比,没有出现异常低温,却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天气,因为天气的异常,还引发了干旱、洪涝、台风、森林野火等众多气象灾害。
整个2023年,全球至少有22个国家突破历史气温最高值,很多地方更是出现了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今年的天气状况依然如此,印度甚至一度逼近50摄氏度,因此造成的中暑病例达到了25000多起,其中还有200多人因高温而死亡,这里面甚至还包括了官员。
那么如今的天气为何会越来越热呢?很大程度上,这还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京冰川正在快速融化,因为吸收了太多的热量,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
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终归是渺小的,人类存在的时间才不过几百万年,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点,不光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也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
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