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出于文化自卑心理,以血腥手段强力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但并没有压制汉人的思汉归汉之心,汉人时刻都在想着汉服衣冠,甚至清廷入关都一百多年了,还称清朝服饰为“鞑子打扮”。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朝鲜人的记载来窥视当时清朝汉人的心理。
顺治六年(1649)五月十七日,朝鲜使臣郑太和出使清朝,负责接待他的是一位曹姓官员。由于朝鲜衣冠与汉服在款式和特征上非常相似,这位曹姓官员一见到郑太和便目不转睛,不禁想起了故明衣冠,眼中竟然溢满了泪水。(见吾冠带,凝泪满眶)
顺治九年(1652),朝鲜使臣申濡在前往北京的途中,路经抚宁,借宿在一个名为王业定的人家中。当晚,申濡与王业定进行了夜谈。据申濡记载,尽管经过明清易代的乱世,家道中落,生活变得极其拮据,但真正让王业定感到羞愧和耿耿于怀的却是衣冠的变化,眼神和言语中流露出对朝鲜衣冠的羡慕。
康熙三年(1664),朝鲜使臣洪命夏出使北京。四月二十五日,赴午门朝拜皇帝,礼毕落座休息时,汉人们纷围拢过来,都面带羡慕、感慨、惋惜的神色,有些人想说点什么却又止住不说。(汉人无不来见,皆有嘻嘘叹息之色,欲语未语)
由于前来观看的汉人太多,以至于要军队出来维持秩序,以防朝鲜使臣受伤。面对这样的情形,洪命夏不禁感叹道:盖见我国衣冠,不觉其感慨而然也。
康熙七年(1668),一个朝鲜使团在参加完朝贺返回汉城的途中,经过一个叫忙牛桥的地方,使团在路边停下来稍事休息。周围的居民纷纷围上来观看,其中有一个年逾六旬的老头,衣衫褴褛,指着朝鲜使者对四周的年轻人说:此犹衣冠旧俗,今天下独朝鲜不剃发易服耳。语中略带呜咽之声。
康熙十六年(1677)二月初一,一个朝鲜使团在回汉城途中,夜宿于汉人陈奇公的家里。陈奇公颇为感慨地说:我剃发易服至今快四十年了,不想大人们的到来,让我再次目睹汉服衣冠,真是三生有幸!(吾之剃发左衽,今已四十年。不意兹者老爷历临,使吾辈复睹衣冠之盛,得非幸耶!)
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康熙帝减免朝鲜岁贡,朝鲜派使团前往北京谢恩。三月二十六日抵达新辽东城,一群人上前围观,其中有人垂涕说道:我的祖先也曾穿这样的衣服!(吾之祖先亦曾着如此衣冠矣)
此时,距清人入关,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
在返回途中,使团一行经过蓟县,有自称明室后裔的丁姓老者来访。言谈中,老者说:大人们所穿的衣服,让人不胜羡慕。我现在穿的和牲畜有什么区别!(老爷所着衣冠,不胜欣羡。吾之所着即与牛马何异)
几天之后,使团抵达山海关,一位井姓学宫教授前来拜访。井教授深刻地表达了对朝鲜衣冠的钦慕,甚至表示愿意跟随使团前往朝鲜。(吾欲随你们去,贵国王肯容接否?)
到了康熙末年,汉人羡慕朝鲜衣冠、排斥满人服饰的情形仍然没有改变,只是此时多了几分无可奈何之感。
康熙五十九年(1720),朝鲜使臣李宜显出使北京,途中与一个名叫马倬的秀才对话。马倬直截了当地表示羞于穿这种衣服(问吾辈衣冠,显有愧屈之色),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这时清朝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汉人中仍有将清朝服装称为“鞑子打扮”的。有人指着朝鲜衣冠嗟叹说:此圆领衣也。好制度,好制度!朝鲜使者略带讥讽地指着清朝衣服说:此亦好制度。那汉人答道:不好,不好,此是鞑子打扮!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汉人的思汉之心,以及对清朝统治的排斥态度。
赞(83)